袁隆平的故事概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为了培育能保持高产的杂交水稻的种子,他 花了10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培育成功了。这种杂交水稻亩产达到 1000多,为改变我国粮食生产的落后状态打了一个翻身仗。

2、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关键词: 袁隆平的故事概括

    为你推荐

    揭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着陆的最后一段“路程”

    2022年4月16日,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着陆的最后一段路程,有一个位于返回舱底部的刹车指令员,正在沉着地测算着返回舱的速度和距地面高度

    来源: 22-05-23

    揭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着陆的最后一段“路程”

    2022年4月16日,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着陆的最后一段路程,有一个位于返回舱底部的刹车指令员,正在沉着地测算着返回舱的速度和距地面高度

    来源: 22-05-23

    揭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着陆的最后一段“路程”

    2022年4月16日,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着陆的最后一段路程,有一个位于返回舱底部的刹车指令员,正在沉着地测算着返回舱的速度和距地面高度

    来源: 22-05-23

    太空中最大的“相机”!中国空间站望远镜明年发射

    预计于2023年发射的中国空间站望远镜非常有气势,大小相当于一辆大客车,立起来有三层楼那么高。它的口径为两米,与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口

    来源: 22-05-23

    数字化时代 用AI技术为“智慧养老”护航!

    现在电视都变得智能了,想看什么电视剧就能对它喊什么,‘播放《奔跑吧》’,不用再像原先每天要定时守着,还能快进和后退,不想

    来源: 22-05-23
    返回顶部